中國

座標34°12′25″N 113°49′44″E / 34.207°N 113.829°E / 34.207; 113.829

中國主題 中國主題首頁

中國位於東亞最早是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1],現今指以中華民族為主、中華文化為基礎之國家。距今約4千多年前,中國以中原地區為中心開始出現聚落組織進而形成國家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廢除君主制,實行共和制,建立民國。然而「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思想路線的衝突導致了1945至1949年的中國內戰,並形成了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政府兩岸分治的局面。現今「中國」多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因其領土位於中國傳統領域,並在聯合國代表「中國」

中國經濟曾經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明清以來中國經濟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中國經濟遂落後於西方。近30年來,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很快,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加深。

作為中國文化一部分的漢文化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對周邊國家、民族文化有深遠影響,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國的傳統藝術形式有國樂相聲戲曲書法國畫、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傳統娛樂活動有象棋圍棋麻將等。中國的武術舉世聞名。筷子等為中國的特色飲食文化,春節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冬至等為傳統節日。中國傳統上是一個儒學國家,以夏曆為曆法,以五倫為道德準則。傳統中國人有強烈的父系宗族觀念和祖先崇拜,因此將代表家庭姓氏置於人名之前。中國還重視教育及對人才的選拔,春秋時期孔子「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開始辦私塾培養人才,漢朝時採用察舉推選政府官員,隋朝起實行科舉在平民中選拔人才。此外,中國歷朝歷代都設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詳盡的歷史資料,如《二十四史》、《資治通鑑》等。中國古代在文化、科技等方面有所成就以來,西方近代思想傳入中國,使得西方「科學」、「民主」、「共產主義」等思想在今日中國佔有重要地位。

名稱

中國
簡化字
正體字
字面意思 中央之國[2][3][4]

漢文化圈與華夷之辨

「中國」一詞最早在漢語中是首都的意思,「國」是城市的意思,中國則是指「中央城市」,與現代中國一詞的定義不同。「中國」在歷史上有「華夏」、「漢國」、「中華」、「中夏」、「諸夏」、「諸華」、「中原」,「神州」、「中土」等代稱。「夏」,在商、周以前有;「華」,是指華麗、興旺;也有說上古華、夏同音,本一字。《左傳》是現存最早出現華夏二字並稱的文獻,其中有「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之言;按《說文》中的釋義,「華,榮」,「夏,中國之人」。《左傳·定公十年》疏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尚書正義》注「華夏」:「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按照這裡的說法,華是指華美的服飾,夏指行禮儀的大國,而「華夏」的意思就是「身穿華美服飾的禮儀之邦」。而漢語「中國」一詞,最早指天下的「中心」——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的中原河洛地帶,漢語以及禮樂衣冠是中國的特徵,[5]後逐漸帶有王朝統治正統性的意義。中國以外稱為四夷。在漢人心目中,其直接統治地區是為中國本土,其周圍四夷均為臣屬之地,所謂「天子有道,守在四夷」。[6]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7]漢代始建蠻夷邱,南北朝建「四夷館」。明朝四夷館,內分八館,曰韃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緬甸等等。[8]四夷必須臣服中國。[9]1840年以來列強入侵中國,傳統中國作為天下中心,中國優於四夷的預設漸漸消失。

詞源

何尊銘文

目前所知「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公元前11世紀西周早期成王時代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其銘文記載成王繼承武王遺志並營建東都成周的史實,其涉及「中國」部分銘文為「隹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這篇銘文把「中國」指為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10]。在上古文獻《尚書·梓材》中(前六世紀彙編),記載道:「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於先王肆。」是指當時周朝統治下的全國而言。詩經民勞:「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此時「中國」的含義僅僅是周朝人對自己居住的地域的稱謂,他們認為自己位於大地的中央,而四周的民族則分別被他們稱為。到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則自稱都城為「中國」,其中「國」就是各諸侯的封地,《孟子》記載一次齊王的談話「我欲中國而授孟子室」,此「中國」為都城之意。

漢朝時則將其統治的中原地區稱為「中國」,如《史記·武帝本紀》中的「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漢朝以來[11],「中國」一詞逐漸演變稱為正統的朝代的標誌,例如在南北朝時期和宋朝,北朝以據有中原地理正統而自稱「中國」,南朝以傳承前朝政治和文化正統而自稱「中國」[12]。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除制定國號為天下之號外,[13]如唐、金、宋、明等,也把「中國」作為正統朝代的標誌稱號[14]。在對外官方文件上首次使用「中國」自稱的是明朝,比如明太祖賜日本國書中有:「朕本中國之舊家,恥前王辱,興師振旅,掃蕩胡番。」萬曆皇帝給豐臣秀吉的詔書中稱:「咨爾豐臣平秀吉,崛起海邦,知尊中國。」

到了清朝,自入主中原以來,統治者開始以「中國」自稱其全部統治區。1689年清朝與俄國簽訂的具有現代國際法水準的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中,首次將「中國」作為正式國號使用。[15]當時國際上亦以「China」或相近的詞來稱呼清朝。

到了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把中華民國的國號簡稱為「中國」,在中華民國國內的各民族統稱為中華民族,「中國」首次成為廣泛使用的具有現代國家概念的正式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也簡稱「中國」[16],國字在古代有兩種含義,一是指國家,一是指都邑。後來中國作為京師的含義漸漸不用,而作為全國的含義卻通行起來。

現代含義

現代中文中「中國」一詞的含義有:

歷史

博物館複製的「北京人」頭骨

中國是世界文明最早的發源地之一,是人類歷史上少數幾個獨立創建文字體系的文明之一(另外還有古埃及瑪雅文明以及兩河文明)。中國文明還是世界現存的所有古文明中持續時間最長的[29]

中國歷朝歷代都設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詳盡的歷史資料,如《二十四史》、《資治通鑑》等。距今約4000多年前,以中原地區為中心開始出現聚落組織進而成國家和朝代,後歷經多次演變和朝代更迭,持續時間較長的朝代有等。中國歷史上的中原一帶不斷與北方遊牧民族交往、征戰,如匈奴突厥鮮卑蒙古女真滿族)等,其中,魏晉時代曾經有五胡亂華,而蒙古和女真甚至入主中原,改變中國和世界的歷史發展進程,眾多民族融入中華民族。

中國文化,原先世界上公認的中國文明有3600年,即開始於公元前1556年左右的商王朝,中國的歷史文明時代從商朝的甲骨文發明算起。後來由於大地灣文化、二里頭文化、紅山文化、龍山文化、良渚文明、古蜀文明的相繼發掘遺蹟骨刻文的發現,使得中國文明史與中國官方宣傳的5000年相對應甚至超過五千年。從而出現中國歷史有4000年,5000年,6000年,8000年等不同的觀點。[30][31]據最新可考古數據與文字記載現實中國最先屬於邦國時代,之後再公元前27世紀左右出現方國。在約前20世紀,古代中國黃河流域進入世襲皇朝階段,共經歷夏朝商朝周朝秦朝漢朝晉朝南北朝隋朝唐朝宋朝金朝元朝明朝清朝等多個朝代,在朝代交替時還經歷的很多動亂和分裂時期,有春秋戰國時期三國時期五胡十六國時期五代十國等。清朝末年,隨著西方民主主義等思潮傳入中國,3000多年的中國王朝時期結束,1912年中華民國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先後成立。

遠古時代

大禹手持耒耜治水圖

中國特有的文字及文化延綿數千年未曾中斷。中國是世界文明最早的發源地之一,中國文明的歷史至少可以溯源到六千年前。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有四千七百多年之久[32]。中國文明發源於黃河流域中原地區[33]盤古開天地,女媧補天造人,是中國神話中關於世界與人類起源的説法。上古的歷史,傳説伏羲教民漁、獵、畜牧,創造八卦文字,神農開創農業及醫藥,燧人發明鑽燧取火,此即三皇。三皇之後的首領,黃帝顓頊帝嚳五帝。上古伏羲、女媧時代便以龍為圖騰,神農之後黃帝時代文明突進從而奠定華夏文明的基石,炎黃兩部落融合形成華夏族,因而中國人又自稱「龍的傳人」[34]、「炎黃子孫」。自三皇至五帝,歷年無確數,最少當不下數千年。五帝時期,黃河水患嚴重,大禹以疏導之法成功治水,受舜禪讓繼帝位[35]

上古時期:夏商周 約前2100年至前221年

據文獻記載,的兒子於公元前21世紀建立中國第一個世襲朝代——夏朝四百餘年後湯武推翻夏,創建商朝。這是文獻上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世襲朝代,也是目前國際上已通過考古確認的第一個中原王朝。商朝時青銅器工藝非常發達,甲骨文也十分成熟(甲骨文就是現代中文的前身,甲骨文考古發現於河南安陽的商代殷墟,有中國第一座中國文字博物館)。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建立周朝。周朝後遷都雒邑(史稱東周),東周朝逐漸衰落,中國進入諸侯爭霸動亂的春秋戰國時期。周經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三代的治理,建立完備的禮治社會,成王、康王在位期間後被稱為成康之治前841年國人暴動成為中國歷史有確切紀年的開始,此後周朝開始衰退,前771年西周滅亡。東周建立後,周室王權旁落,中國進入春秋戰國時代。

自唐堯、虞舜至周朝皆封建時代,帝王與諸侯分而治之[36]。春秋戰國時期,思想文化大發展,出現如老子墨子莊子孔子荀子諸子百家

中古時期:秦至宋 前221年至1279年

秦始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消滅六國,同時、頭曼單于統一北方,中國形成統一,建立秦朝(北方為匈奴單于國),結束分封體系,開始中央集權的君主統治時代。秦末農民戰爭項羽、劉邦和六國遺民、諸路義軍聯合滅秦,隨後劉邦與項羽爭霸,項羽兵敗自殺,史稱楚漢戰爭劉邦前202年建立漢朝(史稱西漢),期間經歷文景之治漢武盛世乃至昭宣之治,中國的國勢來到第一個輝煌的高峰,成為舉足輕重的世界大帝國。經歷王莽新朝後,劉秀公元25年復東漢。東漢末年中國又進入分裂戰亂的三國時期。280年司馬炎重新統一,建立晉朝西晉)。此後不久外族入侵,在北方先後建立十六國的割據政權,與南方的東晉並存。晉朝滅亡後,中國進入長達170餘年的南北朝對立局面,南朝歷四朝,北朝歷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五朝,直到589年被隋朝統一。

秦始皇採用法家思想治國,他統一文字和度量衡,修建長城,但焚書坑儒。漢朝初期採黃老之術,開創文景之治。及至漢武帝時代,開始獨尊術,中國進入儒家社會。漢朝史官司馬遷編《史記》開創紀傳體史書的先河,而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絲綢之路宗教方面,漢時道教形成,魏晉南北朝時佛教興起。另外,華夏民族經歷過漢朝和唐朝以後,國威遠播,也自稱或被稱為漢人或唐人。

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於589年重新統一中國,結束長達270餘年的分裂局面,再次統一中國。618年隋末農民戰爭唐高祖李淵建立唐朝,其子唐太宗李世民勵精圖治,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史稱「貞觀之治」。唐太宗之後,經歷長達50年的武則天之治。唐朝在唐玄宗李隆基時期的「開元盛世」達至鼎盛,其後發生安史之亂後國勢漸衰,藩鎮割據形成,唐朝於907年滅亡。之後中國進入分裂動亂的五代十國時期,即北方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代吳越荊南南唐南漢北漢前蜀後蜀十國。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但宋朝一直受到西夏蒙古的威脅,最終於1279年被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所滅。

隋文帝首創科舉制度,建立三省六部制,並開鑿京杭大運河唐太宗則任用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等良臣,推行均田制,實行租庸調製,國家走向繁榮,史稱爲「貞觀之治」,其間玄奘前往印度取經發展中國佛教。宋朝時軍事力量相對於唐朝比較積弱,但經濟手工業卻比較發達,甚至超過漢、唐的水平。

唐宋時期的出現大量發明,而文化方面唐宋時詩歌散文大發展,出現李白杜甫蘇軾歐陽修詩人文學家,而宋朝司馬光所著《資治通鑑》得到顧炎武梁啟超等學者的高度評價。

近古時期:元明清 1279年至1840年

元朝最大地理範圍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先後消滅西夏。其孫忽必烈於1271年建立元朝,1279年併南宋,開啟了「大中國」時代[37]

1368年朱元璋領導起義攻克元大都(即北京)建立明朝,而明朝歷276年後於1644年被李自成所滅,同年清兵入關,設立鄉約制度,宣講治國寶典《聖諭廣訓》。清朝歷268年後於1911年在辛亥革命中被革命黨推翻,中華民國成立,至此中國歷史上長達2132年的帝皇專制朝代更迭結束。元朝時期戲曲大發展,而明清時期小說則開始繁榮,出現《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和《水滸傳》等四大名著。明朝時,西班牙英國歐洲國家逐漸崛起並開始向外擴張,外國勢力開始進入中國,與中國爆發戰爭與衝突,而鄭和下西洋的船隊也是當時其他國家不可企及的。清朝時在黑龍江沙俄交戰,其後簽訂尼布楚條約。明朝遺臣鄭成功台灣擊敗荷蘭殖民者,之後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開創康雍乾盛世

近現代:1840年至今

清後期(1840年至1912年)
1892-1911年大清帝國國旗
1900年的八國聯軍

清朝晚期由於中西方的科技和軍事實力差距,從而導致一系列對外戰爭的戰敗,如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戰爭等,戰後清朝被迫同列強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喪權辱國。1840年,大清與英國發生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攻陷廣州廈門定海鎮海吳淞等沿海城鎮,其後攻下鎮江,軍艦直抵南京的江面,中國被逼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此後列強強逼中國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英法聯軍分別以「亞羅號事件」和「馬賴神父事件」為藉口,出兵中國,先後攻陷廣州等沿海城鎮,再攻破北京天津附近的要塞大沽,威逼中國簽訂《天津條約》,其後又因為一些問題而爆發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攻陷大沽、北塘天津北京,燒毀圓明園,清帝逃往熱河,被逼簽訂《北京條約》。香港香港島九龍新界)在1842年後分批割讓香港島九龍,然後及將新界租借給英國,1887年又被迫承認澳門葡萄牙永久管治。1895年與日本發生甲午戰爭(日方稱「日清戰爭」),戰敗後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及附屬島嶼被割讓給日本,其後俄、法、德三國強逼日本歸還遼東半島

中國當時除了外患,內部也發生農民起義,以太平軍捻軍影響最大,雖然太平天國英法聯軍之役後被曾國藩李鴻章等領導的官軍攻滅,但清朝的衰落已不可挽救。清朝於1860年代起開展「洋務運動」,但「洋務運動」於甲午戰爭後宣告失敗。1898年康有為等依託光緒皇帝施行「戊戌變法」,但在「戊戌政變」後被廢除。1902年清廷實行新政,史稱「清末新政」;清廷亦在1905年開始推行君主立憲制(或稱「虛君共和」)。

中華民國(1912年至今)
中華民國
五族共和五色旗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中國各省先後宣告脫離滿清政府;1912年1月1日,中國及亞洲史上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南京成立,孫文在南京的十八省代表會議上被推舉為臨時大總統,由孫文所領導的民主共和制開始建立,並逐步廢除固有的封建社會制度。2月12日,清帝溥儀宣告遜位,袁世凱取代孫文繼任大總統,遷都於北京。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領導當時中華民國政府的運作,史稱北洋政府;同時,中國各地的軍閥勢力也各自崛起。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北洋政府代表中國在巴黎和會上企圖自收回山東權利未果,這引發五四運動,結果北洋政府拒絕簽署凡爾賽條約。在五四運動的推波助瀾下,中國共產黨於1921年7月在上海成立。1924年,孫文改組中國國民黨,在同年確立與共產黨合作的「聯俄容共」政策,並創辦黃埔軍校。1925年7月,由國民黨一黨專政的黨國體制國民政府國民革命軍成立,並在隔年在蔣中正的領導下發動北伐,1927年,蔣中正發動四一二清黨,開始剿共清黨,中國共產黨開始建立自己的根據地與武裝力量。1928年,國民革命軍進入北京,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北洋政府統治結束,國民黨形式上統一全中國。

北伐結束後,中華民國正式定都南京,開啟往後以經濟建設為主的南京十年時期。但同時,國民黨與共產黨自1929年起爆發國共內戰,國民黨先後對中共的武裝根據地發動五次圍剿;1930年國民黨內部各派鬥爭,中原大戰發生。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件」,占領中國東北,開始侵略中國。1934年,中國共產黨的武裝根據地被國民政府突破,被迫開始長征。1936年發生西安事變,導致國共兩黨再次合作。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發生,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南京淪陷後,國民政府被迫西遷重慶。1945年,中國在歷時八年的抗日戰爭取得勝利,國民政府還都南京,收復清代被割讓給日本的臺灣與澎湖,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逐漸廢除部分自鴉片戰爭以來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抗戰勝利後,國共兩黨在政治民主化,軍隊國家化問題上分歧日益嚴重。1946年,國共兩黨爆發第二次內戰[lower-alpha 1],在中共和其他民主黨派的反對下,國民政府仍於1947年通過《中華民國憲法》,開始行憲,並改組為「中華民國政府」,蔣中正於翌年正式就任中華民國總統。1949年,仍在國民黨領導之下的中華民國政府於內戰中失敗,中國大陸在兩年之內迅速為中國共產黨所攻占,中華民國政府於該年12月7日遷至臺灣臺北,開始兩岸分治的局面。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至今)
五星紅旗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宣布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定都北平(後改名北京)。毛澤東宣稱願實行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人民民主專政制度和公有制計劃經濟制度。從此出現實際統治中國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實際統治臺澎金馬的中華民國隔海分治對立的局面。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1950年10月1日朝鮮政府請求中國出兵援助。中共中央人民政府根據朝鮮政府的請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迅速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作戰。抗美援朝戰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場對外戰爭。毛澤東領導中國大陸近三十年,其間建立獨立和完整的現代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體系,但基於意識形態紛爭以及對黨和國家政治狀況的錯誤估計,他發動連串激烈的政治運動,例如大躍進文化大革命,對中國大陸的經濟文化造成非常嚴重的傷害。在這些政治運動中,中國大陸的科技技術並未完全止步,兩彈一星順利實現, 獲得拉斯克獎和諾貝爾獎的青蒿素也首次被成功提取。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在聯合國中代表「中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1976年7月28日發生唐山大地震

1978年,鄧小平實行改革開放,逐步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1989年,中國大陸發生六四事件,受到西方國家全面的經濟封鎖和武器禁運。1992年中國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97年香港回歸,1999年澳門回歸。2009年中國超過德國成為全球最大出口國,2010年國民生產總值在超過日本升至世界第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國際社會的重要一員,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擁有核武器以及世界上現役士兵最多的軍隊,是具備發射衛星及實施載人航天,太空飛行器對接以及深空探測技術的國家之一。

地理

自然地理

中國的標誌性建築之一:萬里長城

中國地形複雜多樣。地勢西高東低,成三級階梯:西南部是「世界屋脊」,全球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地勢最高,為第一階梯;以崑崙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為界,向東向北下降為一系列高原和盆地,為第二階梯;在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一線以東多為平原和丘陵,為第三階梯。中國山區廣闊,山地高原丘陵約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中國地理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之說,依次為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另有大地形區東南丘陵

長江黃河是中國最長的兩條河流,其他主要河流有黑龍江珠江淮河等。塔里木河是中國最長的內流河

中國南北方向跨緯度較大,達49度,冬季南北氣溫差別很大,最冷月均溫0℃等溫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布;漠河鎮海口市的1月平均氣溫相差接近50℃。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區外,各地7月平均氣溫大多在20℃以上。中國冬季氣溫最低的地方在黑龍江的漠河鎮,1月平均氣溫為-30.6℃,極端最低氣溫-52.3℃;氣溫最高的地方在西沙群島附近,1月平均氣溫為22.9℃。中國夏季溫度最高的地方是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的吐魯番,7月平均氣溫為33℃,極端最高氣溫49.6℃。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張領土(目前不控制台灣地區和藏南)

中國地大物博,在其領土擁有豐富天然資源,其中在中國東北和山西有大量而江西省的藏量是世界第一,此外稀土等礦產也很多,除此之外,中國也有石油天然氣等資源。

胡溫時代提出「美麗中國」口號,環境保護被列為二十五個計劃重點項目,然而2013年中國出現霾害城市超過一百,是半世紀霾害最嚴重的一年[38]中國社科院公布《全球環境競爭力報告(2013)》,中國名列第87,生態環境競爭力倒數第9,空氣品質倒數第2。[38]

人文地理

有多種對中國地區的習慣的劃分方法。

  1. 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西北
  2. 華北東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是北京,中華民國無憲法明確規定之首都,初期政府辦公地點設在南京,抗戰時期曾遷至重慶,內戰時期曾遷至廣州,後期遷至台北洛陽西安南京北京是中國的四大古都,此外安陽開封杭州重慶大同等古都或陪都也曾作爲國家不同朝代或政權的施政中心。

當今中國的領土範圍請參見: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臺海現狀臺灣問題釣魚台列嶼南海諸島黑瞎子島藏南外蒙古帕米爾高原

中國疆域之流變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分別宣稱的疆界比較圖

大約在距今7000年到10000年以前並無領土版圖劃分,但依照族群活動範圍大約是在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帶,活躍於此地是華夏族,其他地帶則分布著東夷百越匈奴鮮卑等族人。到了以後中國的疆域逐漸擴大,長江流域大部分地區被接納為華夏的組成。秦帝國的大統一基本上奠定了中國核心地帶的主要基礎,並把疆域擴張到珠江流域兩漢西晉則讓西域臣服。之後中國進入長期南北分裂的南北朝時期,直到隋朝才結束這幾百年的分裂。在唐朝由於文明昌盛、多國自降或來貢,使得版圖向西和向北擴展,最遠到達中亞外興安嶺地帶。經歷五代十國的戰亂,北宋形成的疆域已經大大縮小。元朝時,控制蒙古西藏,以及新疆西伯利亞部分地區,為中國歷史上疆土最大的一次。明朝中國的疆界又回縮。清朝前期的領土擴張控制蒙古新疆西藏等地,成為現今中國領土的模版。最後在清末政府積弱不振且屢受外國侵略的影響之下,中國失去大片北部領土,包括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庫頁島等屬地;中華民國建立後,外蒙古於1924年獨立,中國地區的版圖北面凹陷,變成一隻雞的形狀。

1998年的中華民國官方地圖仍視外蒙古為中國的一部分,若以這個方式看待中國,它的範圍形狀如同一片秋海棠的葉子。而實際上目前中國的版圖,從文化、政治、血統、民族意識而論,已非中華民國官方地圖的國界,而現實的中國疆域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控制區域,版圖像一隻大公雞,也有人將300萬平方公里領海加入說中國版圖像只火炬。

中華民國現管轄2省與6直轄市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22省、5自治區、4直轄市、2特別行政區。

珍稀動植物

大熊貓是中國最有名的珍稀動物

中國的領土和領海皆有各種珍稀動植物,當中大熊貓甚至成為中國的標記和國際親善大使,除此之外,還有中華白海豚藏羚羊等。

至於植物方面有蘭花銀杏等。還有很多梔子花

政治

古代

中國古代政治核心之一的紫禁城

原始社會氏族部落構成,時代採用禪讓制繼承統治權。史學家認為禹的兒子啟建立夏王朝,是中國第一個世襲王朝。此後,夏商周都採用分封制諸侯貴族的權力很大。秦朝將郡縣制改為中國行政區域的主體架構,皇帝取代天子,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形成了中央政權。自秦以後,中國主要採用宗法制郡縣制中央集權制(各個朝代又有較多差別,如西漢的中央集權在很多時候並不是主流)。通常的情況是一個王朝在建立的初期可以勵精圖治,國家處於上升階段。之後開始守成,社會矛盾逐漸積累。在王朝的末期,國家政治腐敗,社會矛盾激化,最終通過大規模的戰爭結束舊王朝,建立異姓的新王朝。或者是大規模的外族入侵,導致舊王朝的覆滅。古代中國的政治是人治與維護君主權力的所謂「法治」並行。宗法制和政府中央集權強化統一的國家觀念。「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描述國家在統一和分裂的狀態間不斷循環的歷史。

近代

「共和萬歲之兩面中華民國國旗

1840年鴉片戰爭後,滿清統治者受到內外壓力,中國出現立憲保皇之爭。最終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中國告別兩千多年的帝制。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宣布國號為中華民國,實行共和制民國初期軍閥混戰。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二次北伐,全國歸於統一。1931年日本侵占東北後,中國共產黨在江西建立蘇維埃政權。1945年日本投降後,國共繼續內戰,中國共產黨最終取得大陸地區的控制權,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中華民國政府撤退至台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2000年的首度政黨輪替使中華民國從獨裁體制轉變成了民主體制的國家[39][40][41]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其實際直接管轄之內地地區,實行人民民主專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由中國共產黨長期領導政權,其政黨制度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中國共產黨作為憲法序言明確規定的執政黨,經過權力核心的更替,四個重要執政思想包括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錦濤科學發展觀。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其政治體系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時中國大陸提倡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推廣「科學發展觀」、社會主義榮辱觀以及「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香港澳門英國葡萄牙統治下分別於1997年和1999年移交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後,按照一國兩制原則,先後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不實行與內地相同的社會主義制度,繼續實行移交前的資本主義制度和有限度的民主制度。兩個特別行政區均有自己的基本法和獨立的司法系統。

兩岸關係
兩岸關係
金門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標語
廈門「和平統一 一國兩制」的標語

中華民國政府遷至台灣後,海峽兩岸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各自宣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雙方在憲法層次沒有放棄對方領土的主權。經過2000年的總統大選,中華民國政黨輪替,換由民主進步黨執政後,逐漸改變遷台以後國民黨政府的兩岸政策,轉而積極推進臺灣「正名運動」,並強力推行「本土化」教學的教育改革,強調「台灣主體性」與「去中國化」,並表明只要台灣人民同意,不排除台灣海峽兩岸將來建立任何一種關係的可能。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則積極在外交上主張「中華民國已被取代」,中國共產黨所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台灣地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大陸地區改革開放以來,海峽兩岸之間經貿交流日深,雖然兩岸在經貿交流、文化交流方面已不可分割,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對台灣問題仍然非常敏感,亦藉由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制約中華民國在國際上的部分活動。

2008年,中華民國政黨再輪替,由中國國民黨重新執政後的兩岸政策為一中各表,「不」。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表示,「雖然大陸距離民主社會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是理性精神跟開放的潮流,終將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自由民主、人權法治,我相信未來仍然會成為兩岸人民對話的共同語言。」[42]由此,大陸地區與台灣地區進入回暖的交流時期,兩岸再次爆發戰爭的軍事危機機率逐漸降低,兩岸和平穩定的交流前景更加廣闊。

軍事

抗日戰爭時期的國民革命軍
中國人民志願軍參加韓戰

軍事歷史

中國軍事歷史悠久,中國歷史上不斷有民變起義,中原民族和周邊的少數民族,尤其是北方遊牧民族,也有不斷的衝突。中國曆次王朝的更替大都是以大規模戰爭導致的。商王朝在滅亡時尚擁有30萬正規軍(當時在南方執行作戰任務),和數以十萬計的奴隸作戰部隊。[43]戰國時,中國陸軍人數更是高達300至400萬人,占當時總人口的十分之一,在此時也發生中國歷史上傷亡最大的單場戰役——長平之戰,戰役雙方死亡總數為60至80萬人。[44]明朝曾組建了一支強大的海軍艦隊鴉片戰爭以來,中國落後的軍事力量無力抗擊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清政府統治時期中國和西方列強的戰爭幾乎都以失敗告終,直到1945年抗日戰爭中國才取得了一場完整意義上的勝利。十九世紀末期以來,日本作為新興的工業國家,大規模侵略中國。中國在美國盟國幫助下,終於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亞戰場,即中日戰爭中取得勝利。在國共內戰中,中國共產黨取得中國大陸的統治權,中國國民黨退守台灣,目前台灣海峽依然存在較高的戰爭風險。

重要戰役

中國軍事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著名戰役有,周武王商紂王牧野之戰田單的齊即墨之戰(火牛陣),城濮之戰(退避三舍),長平之戰(趙國被坑殺40萬人),項羽伐秦的巨鹿之戰彭城之戰垓下之戰,助劉秀打敗新莽東漢昆陽之戰;以少勝多的曹操袁紹官渡之戰,三國赤壁之戰前秦東晉淝水之戰(草木皆兵、風聲鶴唳),北魏後燕參合陂之戰(斬盡戰俘手指)、岳飛揚名的郾城之戰曾國藩湘軍攻破太平天國都城的天京攻防戰,中華民國時期的抗日戰爭國共內戰等等。

中國對外戰爭有西漢反擊匈奴霍去病封狼居胥之戰唐朝與日本、百濟白江口之戰李靖襲陰山亡東突厥之戰侯君集奔襲高昌之戰明朝抗日援朝擊退豐臣秀吉戚繼光抗擊倭寇的台州大捷;鄭成功收復台灣;清朝與俄羅斯帝國雅克薩之戰,中法鎮南關大戰;中華民國時期的抗日戰爭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的韓戰中印戰爭越南戰爭中越戰爭等等。

軍事思想理論

中國傳統的軍事思想理論重視謀略,這在《孫子兵法》一書中有著充分的體現。據傳還有《司馬法》、《吳子》、《尉繚子》、《六韜》、《三略》、《唐太宗李衛公問對》等同屬武經七書的著作、《三十六計》、諸葛亮所著的《將苑劉伯溫所著的《百戰奇略》,孫臏所作的《孫臏兵法[45],近代有毛澤東軍事思想

外交

古代

榜葛剌進麒麟圖》被視為吉祥物的麒麟(長頸鹿)為鄭和下西洋的朝貢物

在古代,中國認為自己是文明世界的中心,中國的皇帝是這個文明世界的領導者,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說法。以中原為世界的中心,中國視周邊地區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認為中國以外之人為未開化之人,中國以外之地稱為「化外之地」,詞語皆帶有蔑視的意味。中國因為其文化影響力,在其周圍一直存在著一個「中華文化圈」,其傳統範圍一般包括朝鮮半島、日本、越南和東南亞地區。另外,周邊國家歷代向中國朝貢,這種制度到清朝達到最成熟的地步。歷史上尼泊爾、朝鮮、琉球、安南(越南)、蘇祿(菲律賓)、緬甸、南掌(寮國)、暹羅(泰國)是中國皇帝冊封的八個屬國及朝貢國。朝鮮越南(舊稱安南)、琉球國是朝貢國的典型。

中國的地理環境比較封閉,北邊是大漠,西邊是高山,東南是大海,限制古代中國和其他國家的交往。

在古代中國歷史上,北方遊牧民族一直是很大的威脅。戰國期間中國就開始在北方修築長城抵禦匈奴的攻擊。漢初對匈奴以防禦為主,典型的政策是和親漢武帝時,漢朝從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並且一度將匈奴趕到漠北。但漢武帝身故後的國庫空虛,使得漢朝政府又改為和親政策,以保政治平安和經濟繁榮穩定,其間最著名的就是昭君出塞事件,據說漢元帝當時因驚為天人還捨不得將其嫁給匈奴單于呼韓邪

西漢張騫出使西域,中國和中亞的交流就非常頻繁,中亞的汗血馬深受漢朝皇帝青睞,同時中亞的一些作物如苜蓿等也被引進到中土。

2000多年前的中國就以絲綢之路和中亞、歐洲相互交流商品,出口絲綢和茶葉等商品。從漢朝開始,朝鮮半島和日本就和中國有貿易往來和交流。自東漢起,印度的佛教文化開始傳播到中國,並最終在中國紮根,還經由中國傳到朝鮮半島和日本。

唐朝的繁榮時期,長安成為當時世界的最重要城市之一,寬容地接受世界各地而來的文化。新羅在唐王朝支持下統一朝鮮半島,和中土的往來非常密切。日本曾多次派遣遣唐使到唐朝,全盤學習和接受大唐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諸方面,還仿製漢字,以為日本文字,其都城也仿造長安的樣子打造;遣唐使中最著名的就是晁衡吉備真備等人,其中晁衡和王維李白等人是好友,王維為其回國餞行的時候還親手寫了一篇《送秘書晁監還日本並序》相贈;鑒真和尚也東渡日本,講經說法,將佛教教義播撒到這個東瀛島國。另外,阿拉伯商人在長安街頭也經常可見,並且有人通過科舉考試在大唐做官。大唐和史稱天竺的印度交往也很頻繁,唐僧玄奘法師歷經艱險,過沙漠、翻山越嶺,終於在印度取到真經,宣揚大乘佛法,成為眾所仰慕的三藏法師,其故事後來還被改編成廣為流傳的《西遊記》,為後世所稱道。

宋朝時期,雖然中國版圖內國家林立,戰亂頻仍,陸路交通不便,但是造船業和海上貿易發達,且羅盤針已經應用於航海,使得對外貿易超過歷史水平。

元代的疆域廣闊,國力強盛,中國和歐洲國家以及伊兒汗國欽察汗國等多個國家有廣泛的交流。馬可波羅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接見,在元朝都城大都做過官,見識過「會燃燒的黑色石頭」(),回國途中還做過元朝赴伊兒汗國的賜婚使。

明朝鄭和下西洋是航海史上的壯舉,三寶太監鄭和的寶船比哥倫布的遠洋船結實、龐大得多,當時中國的國策是宣揚國威,而不是掠奪式的殖民,所以近有東南亞,遠有東非索馬利亞和阿拉伯半島,眾皆歡喜以待。自明朝開始,有許多天主教傳教士來到中國傳教,其中就有利瑪竇湯若望南懷仁等一大批開明的傳教士將西方的科學知識和技術帶到中國,例如《幾何原本》等。

清朝時,英國使者帶禮品到中國來為乾隆皇帝祝壽時,被中國當以「朝貢」對待,並因英國從東部海路過來,而稱之為「英夷」,且要英國使臣以三拜九叩禮參拜,後來經過妥協,使臣以見英王禮,單膝跪地而告終。

近代

19世紀末一幅著名的時事漫畫——《時局圖》,可大致反映西方列強瓜分中國的情況。

中國對世界的看法,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中國被迫正視自己的衰敗與西方強大的軍事、科技實力。

《中英南京條約》是中國與西方國家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從此中國屢次被迫割地賠款,例如《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中俄、中英、中法《北京條約》,《中俄璦琿條約》,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條約》,《中法新約》(第一個中國戰勝而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法國茹費理內閣中法戰爭而倒台),《中俄密約》。

再如中日甲午戰爭戰敗後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馬關即今下關)而將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及其附屬島嶼割讓給日本,並默認明治維新後日本吞併琉球的事實,後來因為德國法國俄羅斯三國的干涉才以三千萬兩白銀的價格贖回遼東半島(三國干涉還遼);之後列強掀起瓜分中國,劃定勢力範圍和搶占租借地的狂潮,比如英國占據長江流域,俄羅斯劃定長城以北地區和新疆,德國劃定山東,日本劃定福建,法國劃定廣東廣西雲南等。

另外,《朴次茅斯和約》(即《日俄講和條約》)雖然是俄羅斯和日本所簽訂的和約,但是日俄戰爭的主要戰場在中國東北,且該條約也涉及兩國在中國東北利益和特權的劃分,因而也算是一個涉及中國的不平等條約。

辛丑條約》是代表中國的清政府和八國列強的最後一個大的不平等條約,賠款巨大(參見庚子賠款),允許外國駐兵,且要嚴辦義和團和支持義和團的官員。大清也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際地位較低,直到辛亥革命後,隨著不平等條約陸續廢除、抗日戰爭勝利後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才逐漸有所提升。

即便如此,作為一個人口大國,清朝的GDP在世界總額中佔到將近三分之一[46],公元1900年人口約占世界的人口比例28%[47],所以自從義和團運動之後,列強發現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單獨「統治世界三分之一之生靈」,在清政府倒台後對中國採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分別支持各地的軍閥

現代

通過辛亥革命席捲全國而占據大部分省區的新生的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一開始並沒有獲得列強的承認,雖然孫中山為了獲得列強承認和支持而傾向於接受1840年以後的各個不平等條約;在袁世凱掌握北京政府大權以後(時任內閣總理大臣),「通電共和」,通過逼宮迫使清帝退位和要求革命黨人妥協而獲得大總統職位,還組織向英、法、德、俄、日銀行團「善後大借款」,最終使得該政權為列強承認。1915年,為了獲得日本的支持稱帝,袁世凱還接受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但由於影響其他列強在華利益,1922年的華盛頓會議宣布廢除部分條款;隨後條約內容被不斷改寫,直至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而得以徹底廢除。

由於剛成立的中華民國是弱國,雖然作為一戰的戰勝國,且經顧維鈞等外交代表據理力爭,在巴黎和會上仍不能獲得公平的待遇:1910年代中期日本與袁世凱稱帝前私下訂立的「二十一條」嚴重侵害中國的主權,並與德國在一戰中被日本強占的山東權益一道,成為巴黎和會上日本與列強討價還價的砝碼;消息傳到國內,引發全國性罷工罷學的「五四運動」,並最終導致中國代表拒絕簽署《凡爾賽和約》,並於其後的華盛頓會議與日本就山東懸案達成協議,簽署《九國公約》(《關於中國事件應適用各原則及政策之條約》)和《中日解決山東問題懸案條約》。

自中華民國建國以來內戰不斷,經常出現幾個代表中華民國的政府,並且直到北伐的最後階段東北易幟前,中國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政府來全力發展外交關係,雖然「北伐」前,民國中央政府一直是為各軍閥交替掌權的北洋政府。各個派系的軍閥也都依仗不同的國家來對自己的地區加以控制。同時,北伐期間還出現三個自稱代表中央政府的政權-南京國民政府武漢國民政府北洋政府,但隨著「寧漢合流」和兩次北伐的勝利,獲得英美支持的南京國民政府形式上統一全國,確立其中央政府的地位,直到1949年。

1943年11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美國總統羅斯福與英國首相邱吉爾埃及首都開羅發表開羅宣言

到了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的國際地位才開始顯著提高。開羅會議中國是三大國之一。對日抗戰後期,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廢除了自鴉片戰爭後所簽訂的大部分不平等條約,並陸續與世界各國簽訂平等新約(「修訂新約運動」)。政府還積極與英國交涉,欲收回香港,但被當時的英國首相邱吉爾所拒絕。中華民國也是聯合國的五個創始會員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

1949年中華民國國軍國共內戰失敗後,中華民國政府陸續遷往廣州重慶成都,並最後遷直到台北。雖然僅僅踞有台灣,但中華民國政府在國際上仍持續代表中國參與世界交流位置。1970年代,伴隨著中華民國的聯合國席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退出聯合國,以及與美國等國斷交等一系列事件,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這對中華民國造成影響並形成外交問題。1980年代以後,中華民國面臨著退出國際組織和邦交國斷絕正式外交關係的問題。目前中華民國有22個邦交國,主要為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在歐洲梵蒂岡一國與之建交;另外,以中華台北的身份[lower-alpha 2]參與奧運會,以台灣、澎湖、金門及馬祖特別關稅領域名義[lower-alpha 3]參與世界貿易組織,以中華台北的身份[lower-alpha 4]參與亞太經合組織,以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名稱積極與各國保持接觸。

中華民國目前的外交問題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一個中國」的壓迫下,中華民國的國際空間受到限制,與部份邦交國的關係維持建立在金援而非互惠互利的基礎上。為了突破「一中」框架,陳水扁政府時代的中華民國政府表示:海峽兩岸「一邊一國」,接受「雙重承認」,並發動邦交國連署及公民投票,要求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lower-alpha 5]和其下屬機構世界衛生組織,但2006年要求加入世衛組織未達目的。國民黨在2008年重新執政後,兩岸關係始有進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
北京政府近年來加大對非洲的投資的援助,圖為象牙海岸中國非洲醫療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實行「一邊倒」策略,加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在冷戰中對抗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1953年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1954年參加解決關於印度支那問題的日內瓦會議,派出周恩來領導的代表團,1955年總理周恩來參加在印度尼西亞萬隆舉行的第一次亞非會議,即萬隆會議,席間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

20世紀7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日本等非東方集團國家的關係逐漸恢復正常,並取代中華民國政府獲得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70年代末期,副總理鄧小平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訪美。

20世紀8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通過與英國葡萄牙的談判,用一國兩制的方式,於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分別收回對香港澳門的領土主權,並分別建立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80年代改革開放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西方關係一直較為融洽,但由於1989年的六四天安門等事件,西方對華進行經濟和貿易制裁,其中軍備禁運至今未能解除。

經濟

中國絲綢之路的路線圖
鄭和下西洋路線圖

在遠古的農業經濟時代,中國經濟規模在世界上獨領風騷了近2000年。中國古代的經濟重心轉移的趨勢是由北至南,並大體上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北宋末年,其中以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此時長江以南經濟已完全超越黃河中下游。[48]11世紀—13世紀的宋元時期,中國工商業發展迅速,宋仁宗年前已於四川產生交子會子等紙幣,到元代紙幣的流通擴大到全國範圍,稱為

明清時期,中國經濟政策趨於保守,而西方世界則實現了工業革命,中國經濟遂逐漸落後於西方。自1840年鴉片戰爭至1978年改革開放前,中國效仿西方發展工業的過程進行的並不順暢,其間受到內外因素的多重干擾。中日甲午戰爭證明了清朝洋務運動的徹底失敗;而中華民國經濟利用國民政府北伐勝利後至抗日戰爭爆發前的短暫和平時期,得到了快速發展,被稱為南京十年,但經濟成果隨著日本侵華化作泡沫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建國初期仿效蘇聯實行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隨著蘇聯解體而宣告徹底失敗。

改革開放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經過了三十幾年高速發展,中國已經成為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而且明顯有趕超美國之勢。2013年,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的經濟合作概念,獲得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響應,這些國家的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占全世界的63%和29%,中國有望重回歷史巔峰,並主導世界經濟[49]

中國經濟目前形成了環渤海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西三角經濟圈海峽西岸經濟區海峽東岸經濟區香港經濟區澳門經濟區區域經濟的格局。

科技

中國瓷器

古代中國有著與西方國家不同的科技傳統。古代中國為世界貢獻諸多發明創造,包括:四大發明造紙術雕版印刷指南針火藥)、地動儀(現今所用,能張開收回的傘)、絲綢瓷器、石油井、紙幣火柴漆器風箏熱氣球連弩中國青銅器等等,而且在天文數學醫藥機械冶金紡織建築等眾多方面發展出獨具特色的先進成果。進入近代社會以後,中國學習西方科技,現代科學研究不斷發展。航天技術方面,中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之一,正在實施探月工程,建立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數學方面,中國在商朝就開始使用十進位系統。時期的算經《九章算術》中,自由地引入負數,有了系統的分數運算方法。南朝劉宋祖沖之圓周率計算至3.1415926至3.1415927之間。宋代沈括後繼創立會圓術和隙積術。劉徽在《九章算術注》中首先提出關於十進小數的概念。

物理學方面,宋代沈括最早明確地談到磁針偏角,並注意到「石油」資源[50]。《夢溪筆談》中還記載涉及力學、光學、磁學、聲學等各個領域,明確指出化石是古代動物和植物的遺蹟,並且根據化石推論古代的自然環境。

天文學方面,戰國時的《甘石星經》中的《石氏星表》測定當時120餘顆恆星的位置,次於《巴比倫星表》,被認為是世上第二早的星表,有從公元前613年到1910年間共十三次的記錄。現今舉世公認的最早的太陽黑子紀事,就是載於《漢書·五行志》中的河平元年(即公元前28年)3月出現的太陽黑子。祖沖之測算出一個回歸年為365.24281481日,這比現今科學家測算的結果只差50秒。

文化

反映秦始皇統一中國的秦兵馬俑
清明上河圖》描繪宋朝京都(東京)汴梁城(今河南開封)的節日熱鬧風貌

中華文化,亦稱華夏文化,發源於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時代是華夏文化的初步形成時期,經過堯、舜、禹和夏、商、周等時期的發展而日臻成熟。當華夏文明在中原發展的時候,在中國疆域內還分布著其他各種文化。正統中華文化中,有尊王攘夷的觀念,春秋大義中的華夷之辯,不以種族為標準,而以禮樂衣冠作量度。華夷之辨的宗旨植根於《春秋》以及《儀禮》、《周禮》、《禮記》、《尚書》,以漢文化禮義和炎黃血統作標準。種族民族主義只是中國傳統民族主義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種文化民族主義。[51]華夏文化隨著中原王國的對外交流和擴張而傳播,史載大禹的活動範圍已經達到越地;周泰伯建立吳國;在春秋時期,等地已經成為華夏文明的一部分;戰國時期,隨後秦朝統一中國,中華文明的地域範圍逐漸擴大變遷。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中原華夏文化和各地原有文化融合,並和北方草原遊牧文化交融,形成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古代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出現過百家爭鳴,思想文化飛躍發展的局面,湧現出老子莊子孔子荀子墨子韓非子等眾多思想家。古代中國文化自西漢尤其是宋以後,以道家文化儒家文化等為主體,並含有陰陽五行等觀念。中國文化自成一體,有較大的獨立性和穩定性。但在發展的過程中也不斷吸收和借鑑其他文化的精華,比如歷史上源自古印度的佛教文化就深深地影響中國。

中國文化在古代也吸收外來文化,以佛教融入中國為代表,不過對外來文化往往是把外來文化融入本土文化中。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傳統文化受到西方文明的強烈衝擊,處於劣勢地位的中國人產生前所未有的危機感。為了自保、發展,「師夷長技以制夷」,起初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態度向西方學習近現代科學技術,再後來到民國採用民主共和政體,建立現代國家。民初有識之仕發起「新文化運動」,與此同時,各種西方政治文化思潮,如「馬克思列寧主義」、「國家社會主義」,也傳入中國。「保持中國文化」和「全盤西化」兩種主張長期鬥爭。中華文化在中國大陸的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受較大損失,全國各地被毀文物、被殺文人較多。目前,在政治思想上,中華人民共和國仍烙有馬列主義的特徵,但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崛起,很多大陸民眾逐漸恢復民族自信,建立在現代社會基礎之上的中國傳統文化和以儒家為主體的中國傳統信仰的恢復、發展也越來越得到重視。

國民政府遷臺早期,大力推行「去日本化」,強力推行國語教育。1960年代起政府以官方力量推動文化,成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強調中華文化的復興,對抗當時大陸的「文化大革命」以示政權正當性及道統。文化呈現反共、中華傳統、一元的特質,但日治時期的日式文化及1950年代起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化仍為重要組成。1987年政治解嚴後,對非國語(北京話)的限制減輕,閩南話、客家話及原住民語言等母語和本土文化重獲發展機會。來自歐洲、中國、日本、美國等地的影響,使臺灣富含自由多元的文化。

中國文化的地域性也很強烈。除了一些普遍的特徵之外,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1990年以後,隨著中國其他地區的人員向各個主要城市的遷移(例如北京上海廣州,其目的主要為經濟利益),導致各地不同的風俗大量湧入少數幾個城市,並對目的城市的文化造成影響。中國的少數民族有著自己獨特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然而近年來一些地方由於過度關注於經濟發展,未能完好地保護或保存當地的民俗文化,一些地方的傳統文化瀕臨失傳。[52]

語言文字

中國文字
語言

中國的主要語言是漢語,漢語是屬於漢藏語系的語言,漢語現在主要是指普通話,普通話作為官方語言和全國(不含香港澳門)的教學語言,除此之外,漢語又可細分成多種不同的語言,例如粵語吳語等,再加上其他少數民族的語言,也因此經常發生不同地區的中國人無法用言語互相溝通的情況,但中國文字(漢字)是不受語音影響(漢語的書面語高度統一,各地通用),故即使雙方語言不同但仍可以文字溝通,報紙和書籍等出版刊物也可以全國流通而無需翻譯。

文字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統中的一種(另外兩種為:古埃及聖書字兩河流域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亦是唯一沿用至今的一種,是當今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也是當今世界上極少數不使用字母拼寫的文字之一,漢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63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漢字作為中華文化的主要載體,歷經演化,早已逾越象形文字的階段,漢字的字體依歷史演進順序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幾千年來,中文的發音不斷演化,不同地區的中國人的方言也有很大差異,但中文的書寫符號漢字極少變化,這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人們之間的交流,漢字對於維繫一個統一的中國也起相當的作用。

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稱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19世紀末年在殷代都城遺址(今河南安陽小屯)被發現,繼承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國商代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殷商滅亡周朝興起之後,甲骨文還延綿使用了一段時期。在中國,除了漢字以外,還有藏文蒙文滿文女書維吾爾文等文字,以及一些消亡了的文字如西夏文契丹文等。中國的書法有著兩千多年的傳統,文房四寶之一的毛筆有著豐富的表現力。歷史上有許多著名的書法家及國畫家。

文學典籍

先秦始,詩經楚辭漢賦晉書唐詩宋詞元曲,描繪中華古代文學史的燦爛。後來的明清章回小說民國雜文、共產文學、網路文章等持續發揚中文。經史子集是傳統中國的學問。東晉李充正式確定甲乙丙丁即經史子集次序,但尚未直接用經史子集之名。唐初編成《隋書·經籍志》,這是正式以經史子集為類名的四部分類法中現存的第—部目錄。它分經史子集4部,下分40細類,經史子集各部書籍六萬九千五百七十餘卷,譯本書千三百二十餘冊,釋藏七千零八卷,書畫圖象等約二百餘種。其外又有藝術志、道書志、書志、畫志、通爲八目。

藝術

戰國時期的曾侯乙編鐘

中國藝術包括中國傳統的各種工藝(如陶瓷玉器)、美術(如書法國畫文學(如詩詞小說)、音樂(如古琴古箏)、表演藝術(如舞蹈戲曲)等。

中國繪畫藝術的代表是國畫,主要是用毛筆、軟筆或手指,用和國畫顏色在帛或宣紙上作畫。中國畫按照內容可分為花鳥畫山水畫及人物畫;按照技巧可分為工筆畫寫意畫、重彩畫、水墨畫白描畫壁畫內畫;按照藝術層次可分為具象國畫和抽象國畫等。中國畫擅長寫意,其重在神似不重形似,強調觀察總結不強調現場臨摹,運用散點透視法不用焦點透視法,重視意境不重視場景。

中國傳統音樂是在中原音樂、四域音樂和外國音樂的交流融合中形成發展起來的,包括民間音樂、文人音樂、宗教音樂、宮廷音樂等類別。中國傳統音樂有鮮明的特色。常用的樂器有等,音律以五音為基礎。中國新石器時代出現的骨,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管樂器

中國傳統舞蹈有著悠久的歷史,體現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美學,而且和武術雜技戲曲有著密切關係。戲曲是中國傳統的舞台藝術,綜合唱念做打等多種表演方式,包括京劇豫劇河北梆子秦腔評劇粵劇越劇崑曲黃梅戲潮劇晉劇花鼓戲等多個劇種。

中國傳統建築的特點是注重環境地形風水,建築單體以低層多層的木結構為主,採用坡屋頂,外觀簡潔但細部精巧,建築群體採用水平方向發展的院落方式組合。中國古代的園林建築,追求人工模仿的自然形式,「雖由人作,宛若天成」。中國都市計畫很早就考慮到城市交通、排水、防災等要求,在世界都市計畫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醫學

針灸

廣義的中醫,指的是中國境內所有的民族醫學和宗教醫學。如漢醫藏醫蒙醫苗醫彝醫維醫哈薩克醫佛醫等等。狹義的中醫學,指的則是漢醫中醫學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它以中國哲學中的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通過、問、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及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氣功食療、音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藏醫學十分重視自然與人體的關係,將其稱為大、小宇宙。藏藥多出自青藏高原,據說對許多疾病具有神奇的療效。蒙醫是蒙古族結合蒙古人生活在高寒地區、多戶外活動、多肉食的特點,逐漸發展出來的獨特的醫藥學理論和治療方法,其間受藏醫、中醫的影響很大,也摻雜著薩滿教的影響。

武術

楊氏太極拳主要創編人楊澄甫

中國武術俗稱中國功夫,意即打鬥技巧,它也被分成多個門派,由拳腳至運用刀劍等的技巧也有,中國人不單把武術作為打鬥技巧同時也作為一種健體強身和養生的方法,現在中國武術也作為電影的主題。

服飾

中國每個民族往往有自己獨特的民族服飾,歷史上不同朝代的常服則不盡相同,對不同身份不同客層階級的人在衣裝方面也有細緻的規定,如唐裝藏袍蒙古袍漢服旗袍中山裝[53]

飲食

中式點心

中國古語有云「民以食為天」,中國有著悠久而發達的飲食文化。

飲品

中國是的故鄉,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幾千年來中國不但積累大量關於茶葉種植、生產的物質文化、更積累豐富的有關茶的精神文化。中國是造的古國。在龍山文化時期出現自然發酵的果酒;後來發展將穀物糖化再酒化的技術;先秦時期出現曲法釀酒;漢代以後發展制曲技術;東漢引進葡萄酒;宋代出現藥酒;元代、明代出現從阿拉伯傳入的蒸餾法釀製的燒酒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酒不但用於祭祀、會盟、祝捷等公務活動,還用於民間的喜喪禮儀、歡聚迎送等場合。中國酒文化和詩歌、戲曲也有著豐富的聯繫。

食品

中國菜已經歷數千年的發展歷史。它由歷代宮廷菜、官府菜以及不同的風味的地方菜系所組成。著名的菜系有魯菜川菜粵菜閩菜蘇菜浙菜湘菜徽菜等等,上述菜係為中國知名的八大菜系。中國菜選料範圍廣泛,製作精細,品類繁多,注重色香味的統一和調料的使用,體現精湛的烹飪技藝和豐富的文化內涵。中國菜的食物大多加工成小塊宜食的尺寸,固體食物使用筷子進食。

宗教·信仰·思想

思想

儒家思想
孔子儒家的始創人

中國上古存在上帝及祖先崇拜原始宗教信仰,祭神祀祖自商朝為中國的國家宗教,祖先神是人們祈求上帝的媒介。[54]堯舜禹的臣子皋陶興「五教」、定「五禮」、創「五刑」、立「九德」、親「九族」。《尚書·皋陶謨》曰:「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因此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孟之教即是儒教。春秋戰國之時,思想進步,人文理性精神勃發,上古嬗變而來之宗教觀念革新。季梁曰:「民,神之主也,是以聖人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神為人創,民為神主,則前古神秘觀念漸消。上古「上帝」之概念漸由自然之「」取代,天為道德民意之化身,這構成儒教信仰的一個基礎。儒教以孔子為至聖先師,以昊天上帝為至上神,上帝給人類指派君和師,讓他們來教化、治理上帝的子民。「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四方。」[55]傳統的儒家典籍有三類,孔子所定謂之經,弟子所釋謂之傳,或謂之記。漢武帝「獨尊儒術」把儒家立為國教,並設立五經博士,五經成為國家法典,開啟春秋決獄的時代。熹平四年,漢靈帝乃詔諸儒正定五經,共刻《易經》、《論語》、《尚書》、《春秋》、《公羊》、《魯詩》、《儀禮》七經於石碑,為古文、篆、隸三體書法以相參檢,樹之學門,使天下咸取則焉。隋唐時代,儒家思想法典化,中華法系形成並覆蓋漢文化圈。中國在儒家禮教思想的影響下,以四書五經為基礎形成冠昏喪祭的習俗,以及衣冠制度,如 冠禮婚禮喪禮、祭禮等。

馬克思主義

五四運動後,一部分中國人接受了西方的科學理論思想,信奉馬克思唯物主義,並對各種宗教信仰以唯心主義的理由加以否定,他們是無神論者

信仰

神話傳說
祭天的天壇圜丘

中國遠古原始先民已有其獨特的神話,中國古老神話記載遠古時世界因盤古開天闢地而出現,之後又有女媧造人和補天的神話,當中神話中的後來也成為中國皇帝以至是中國的像徵,除此之外,中國民間也流行有關十二生肖的神話。大多數中國神話主要發生在很古老的三皇五帝時代,其中主要由一本名叫《山海經》的書記載。

祖先崇拜
祭祖

「敬天祭祖」成為中國文化中最基本的信仰要素。儒教的祭祀對象分為天神、人鬼和地祇。儒教百神,組成像人間官僚系統那樣的等級體系。每個神的品級、爵位,一般說來,是由儒者規定的,並載入國家祀典。平素,它們依照規定,享受一方祭祀,如同諸侯的有封地和食邑;大祭時,則依品級配享、從祀於天壇之上。不入祀典的,被稱為「淫祀」。[56]天子是上帝之子、是受天命,即奉天命治理天下。人間的帝王和朝代就是五方上帝輪流所感應而生的,因此也稱為「感生帝」。祭祀的法則詳細記載於儒教聖經《周禮》、《禮記》中,並有《禮記正義》、《大學衍義補》等經書解釋。古代中國「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祭祀有嚴格的等級界限。天神地祇只能由天子祭祀,祭天的聖所是天壇。諸侯大夫可以祭祀山川。士庶人則只能祭祀自己的祖先和灶神。[57]宗廟供奉祖先靈位。供奉和祭祀祖先的祠堂往往又被稱為「家廟」或「祖堂」。

宗教

中國人的信仰以儒教祖先信仰道教佛教和各種中華民間信仰為主。由於儒家具有的包容性,加之道教、佛教吸收儒家思想以及相互的影響,形成儒釋道三教合一的中國宗教信仰傳統,這些俱有中國特色的佛教不單深深影響中國,還通過交流而影響日本、韓國和越南等東亞國家。此外,中國還有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東正教等,並有薩滿教東巴教萬物有靈信仰等本土地方宗教。佛教徒的構成中,包括信仰藏傳佛教藏族蒙古族珞巴族門巴族土族裕固族,信仰南傳佛教傣族布朗族德昂族,以及信仰漢傳佛教漢族等。

道教
太極八卦

道教是中國其中一種主要宗教,一般認爲,道教是中國本土創立的宗教。春秋時期(約公元前六世紀),老子創立道家戰國以後又產生神仙家時期在道家和神仙家的基礎上,吸收陰陽家墨家儒家諸家思想,先後興起方仙道黃老道,經過長期發展,到東漢張道陵創立正一盟威道,正式形成道教

佛教
三大外來宗教

西漢末年,佛教印度傳入中國,漢朝成立後,有鑒於朝的法家思想並不能有效地幫助朝廷維持帝國的長久統治,繼而以無爲而治的黃老之道取代嚴管苛治的法家,漢武帝時,實行獨尊儒術,自此儒家思想成爲中國文化的主軸。南北朝時,佛教興起,並深受玄學影響。佛教在中國唐朝時發展最興盛,因為當時有一名叫玄奘的僧人,原因是他感於當時傳入中國的佛經翻譯不善而有太多不明所以之處,故唐三藏親自去天竺(印度)取佛經,他於古印度那爛陀寺鑽研和翻譯佛經,然後把這些成果帶回中國,這就是有名的唐三藏取西經

基督教

基督教傳入中國的時間也比較早,唐代景教傳入,到天主教傳入中國,伴隨天主教傳入的還有西方科技,這些宗教傳入中國後為適應儒家社會而本土化,到代,因羅馬教廷禁止中國教徒祭天祀祖,雍正年間清政府禁止天主教在中國活動,1840年西方的堅船利炮打開中國的大門,大批傳教士來到中國傳教,並先後在大清帝國中華民國開辦一些教育、醫療等事業。

伊斯蘭教

中國伊斯蘭教起源於穆罕默德的叔父帶領使團出使中國,並且修建世界最古老清真寺之一的懷聖寺[58]宋朝時期,中國穆斯林(伊斯蘭教徒)控制了出入口貿易,也在朝廷中逐漸有影響力,著名的穆斯林有鄭和、帶領設計和修建元大都(今為北京)的也黑迭兒丁等。明朝時期,早期穆斯林移民的後代在語言、姓名及習俗方面融入了中國社會,同時南京也成為了重要的伊斯蘭教學習中心。信仰伊斯蘭教的人群主要是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塔塔爾族烏孜別克族塔吉克族東鄉族撒拉族保安族等十個民族。根據2006年的統計資料,中國現在有大約2000萬人為穆斯林。

社會

攝於20世紀的上海南京路上的人群

中國傳統社會被分成士、農、工、商四個階層,士即是學者(大部份是儒生)和官員,由於他們幫皇帝治理國家而排在第一層,農即是農夫,中國以農立國而且有龐大人口,故解決吃飯問題最為重要,而農夫也是中國傳統上最多人從事的職業,農田也往往由父傳子,所以,農夫被排在第二層,工即工匠,他們負責製造瓷器和刀劍等用品,故是第三層,商即商人,雖然商人富有但由於被視為以作投機買賣而致富,在中國傳統社會是被人卑視為滿身銅臭,故是最低的第四層,至於士兵由於很多都是臨時由農民組成,中國傳統社會也流行好男不當兵的思想,故即使是職業軍人都無屬於他們的社會階層。

中國傳統社會是一個以人倫來維繫的社會,中國社會重視家庭血緣關係人際關係。古代中國社會是等級化的,皇親國戚最有權勢,接下來是各級官員,然後是士大夫,最後是普通百姓。數千年的皇權統治使等級觀念深入人心,官本位思想濃厚。讀書人鑽研儒家經典,參加科舉考試,學而優則仕(讀書人把握機會,學以致用以求一展所長)。古代皇權政府提倡三綱五常,這對於維繫社會和諧穩定有正面的作用,但是也束縛了中國人的思想。除了儒家思想外,中國傳統社會還被各種潛規則支配。

婦女在古代中國社會裡的地位不高,「女子無才便是德」。社會重男輕女,認為只有男丁才能傳宗接代。對於父母要有孝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就是不告知父母就娶妻這也是沒有盡孝道的一種。中國歷史上只有一個女皇帝武則天,其餘的皇帝皆為男性,他們擁有三宮六院、大量的妃嬪。富有的男人通常都會納妾。在禮教盛行的年代,男女婚姻不是靠自由戀愛,而是要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明清時代盛行的纏足之風,對女性身體造成殘害,辛亥革命後開始有所改觀,纏足開始廢止,1950年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則嚴格廢止這一習俗,纏足銷聲匿跡。現代民主共和思想是在十九世紀末才由西方傳入中國,隨後掀起民主憲政風潮。

人口

中國人口在歷史上一直占世界人口的較大比例。19世紀上半葉清朝人口約占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目前中國人口約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但新生兒數量僅占全世界的十分之一。因此,未來中國人口占全世界比重將顯著下降。1949年後,中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從「贊成節育」到「最多兩個」到「嚴格的一胎化」政策,使中國的生育率降低到世界最低水平。進入21世紀後,面對人口老化計劃生育政策從2011年「雙獨二胎」開放為「單獨二胎」到2015年「全面放開二胎」,將有助於生育率的提高。[59]

民族

漢族人是中國人的主要組成部分

歷史上的中原王朝自稱「中國」,其他國家稱為「四夷」。漢人炎黃華夏民族為起源、一方面,北方少數民族華夏族在黃河幾乎是對半分治狀態,因此、中華的概念裡應當將同樣位於黃河(有的大量在春秋戰國時期由中原被各豪強驅逐到北方)上游的北方少數民族至少並列於漢本位時常獨宰的概念中,南北朝時期、「胡族」南遷約1000萬人至中原、經北魏發展初步奠定一個多元(佛教、景教正式進入)多民族的超前大國之雛形,往後、統一時代各朝君主基本是可汗兼任皇帝,領轄龐大的全中華,於唐朝遼朝等不斷進展逐漸形成延續至今的地理及多民族概念。中國自古以來便是多民族國家,歷史上曾多次發生民族大融合,往往由於不同政權之間的爭奪、時而國家分裂、最終又統一,循環不斷。如秦漢與匈奴對西域黃河地帶的爭霸、南北朝、隋唐統一戰爭、遼宋夏金爭霸,蒙古建元、滿洲建清兩朝統一中國等都是中國歷史上的大融合。

辛亥革命推翻滿清統治以後,革命黨在初期主張「排滿」和獨立成為單一的漢民族國家,立憲派則主張「合滿」和建立包括五族在內的多民族國家[60],並為此與革命派展開過激烈論戰,最後通過《中華民國憲法》建立一個各族平等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少數民族實行扶助政策,並設置了400多個民族自治區域。到了20世紀中期,歷史學家翦伯贊針對中國和中華民族的問題,指出凡活動於今日中國境內的古代民族都算中國人;凡出現在中國歷史上的民族,都是多民族國家的一個成員。[61]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的劃分,中國目前有漢族藏族滿族蒙古族維吾爾族回族壯族等56個民族,漢族是人數最多的民族。漢族廣泛分布在全國各地,其中主要集中在東北、華北、華東、中南、以及等地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國(包括中國大陸、香港、澳門)總人口為12.9533億,其中漢族占91.59%。其他55個民族統稱為「少數民族」。主要少數民族中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雲南等地;滿族主要分布在東北,以及內地許多城市中;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維吾爾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回族主要分布在寧夏;壯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其他各少數民族(如苗族哈薩克族等)也分布在全國不同地方。

教育

1898年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建校,開啟中國現代高等教育

根據記載,中國在虞舜時代已經建立不同層級的學校,以後夏、商、周時代均有發展。自漢朝獨尊儒術後,中國開始以儒學為正統學問的教育,並以太學為國學,同時開始興辦地方官辦學校。隋朝時確立科舉制度並改太學為國子監。唐朝時開始興建書院。在古代,國家設有中央官學(隋以後稱國子監),地方政府設有府學、縣學等地方官學,私學則有書院、義學、社學、私塾、蒙學等。

清末中國效法西方國家的教育制度,頒布壬寅學制,並取消科舉制度,中國教育由儒學為主體的教育轉入近代新式學科教育。1922年北洋政府頒布壬戌學制,建立起完備的現代教育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開始模仿蘇式教育,改革開放後重新審視並改革教育制度,教育開始回歸中國化,80年代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學教育普遍採用九年制義務教育制度,規定學齡兒童均要接受小學和初中教育,目前還在深圳、珠海、浙江、福州、唐山、山東部分地區採用十二年制小學到高中免費教育體制。中國高等教育包括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實行高考制度來選拔學生進入大學本科或者高職高專就讀,如果因高考發揮欠佳升至高職高專的學生,可在高職高專三年級當年參加專升本考試可轉入大學本科就讀,但不同於高考和考研,專升本僅限一次機會,另外實行考研制度選拔大學本科畢業生攻讀碩士博士研究生,中國高校參見中國內地高等學校列表香港大學列表澳門大學列表中華民國大學列表

曆法與節日

陰歷,又稱農曆,是源於夏朝的漢族傳統曆法,在儒教「行夏之時」的影響下沿用四千多年[62],屬於陰陽合曆,以十二個朔望月為一年,二十四節氣來反映季節變化,在東亞文化圈影響廣泛,漢族根據夏曆形成的祭享民俗構成民俗節日。中國的歲時、歲事、月令、時令在日本被稱為「年中行事」或者「名節」,在韓國稱為「歲時風俗」。江戶時代齋藤月岑著有《東都歲事記》,朝鮮時代柳得恭著有《京都雜志(경도잡지)》(1800年前後)、金邁淳著《洌陽歲時記(열양세시기)》(1819年)、洪錫謨著《東國歲時記(동국세시기)》(1840年前後)。還有信奉佛教的藏族使用源自天竺佛歷,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族維吾爾族使用阿拉伯人的伊斯蘭曆傣族有傣族曆法。

傳統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是華人隨著季節、時間和物候轉移,開展具有特定主題的風俗和紀念意義的社會活動日,並因應時地環境代代相傳,反映華人累積的傳統智慧和生活情趣以及人與自然、人際關係等,以華人四大節日最為有名。中華傳統節日類型多樣化,根據《通勝》的載錄,年中最少有9個主要節日、24個節氣和140多個神誕。這些節日可分為農業耕作、宗教祭祀、人倫孝悌、驅瘟避邪四大類[63]

法定節假日

香港規定每年的公眾假期為元旦、春節(農曆初一至初三)、清明節、復活節(耶穌受難日、耶穌受難翌日和復活日翌日)、勞動節、佛誕、端午節、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中秋節翌日、重陽節 、國慶日、聖誕節(包括聖誕翌日)共計17天。其中的12日被《僱傭條例》規定為法定假日,包括元旦、春節(農曆初一至初三)、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中秋節翌日、重陽節 、國慶日、冬節或聖誕節(二擇其一)。除《公眾假期條例》規定的機構外,僱主只須根據《僱傭條例》的規定給予僱員12天的法定假日,但亦有不少機構給予僱員公眾假期條例規定的17日假期。][64]

澳門規定每年的公眾假期為元旦、勞動節、國慶節(國慶日、國慶翌日)、追思節、聖母無原罪瞻禮、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聖誕節(聖誕節前日、聖誕節);春節(正月初一至初三)、清明節、復活節(耶穌受難日和耶穌復活前日)、佛誕、端午節、重陽節、冬至節和中秋節(即中秋節翌日)共15個節日累計20日為公眾假期。其中的10日被《勞動關係法》規定為強制性假日,包括元旦、春節(正月初一至初三)、清明節、勞動節、中秋節翌日、國慶日、重陽節、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澳門公眾假日逢週日不實行補休,從澳門特區政府每年訂定公眾假日公示來看,公眾假日逢週日不自動補假調休,而是由行政長官另行作出批示決定是否進行豁免上班。[65]

台灣原住民族放假日期,由原住民族委員會參酌各該原住民族習俗公告,並刊登政府公報。中國大陸少數民族習慣的節日,由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該民族習慣規定放假日期。香港假期由香港相關法規規定,澳門假期由澳門相關法規規定。全體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應當在工作日補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則不補假。中國大陸放假一天的節假日,如遇星期三則不調休。 農曆公曆節假日的排列順序可能與本表有出入,日期僅供參考,實際變動以政府公示為準。

參見

注釋

  1. 1945年,中國國民黨已經撤出國軍中的黨務組織,並在1947年將國軍(此時並非中國國民黨國民革命軍簡稱)移交行憲後的國防部管理。從形式上看,此時的國軍直屬中華民國政府,而非中國國民黨。參見臺北歷史文獻社編,政協文獻,頁101
  2. 此項稱呼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與國際奧委會三方妥協的結果;關於Chinese Taipei,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前一般翻譯為中國台北,現在有尊重中華台北這一名稱的趨勢。同時,中華民國方面指出,如果復被稱為中國台北就抵制下屆奧運會,並不願奧運火炬來台灣,以免有被政治化之虞。
  3. 非常微妙的是,兩岸四地均已先後加入世貿組織。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是以「獨立關稅區」名義加入的,並已經早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談判加入主要有已開發國家和地區簽署的世貿組織《政府採購協議》,而中國香港則已經是該協議締約方,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入世時,已經承諾要儘快開展該協議的簽署談判工作。另外,世貿組織在未獲中華民國官方同意前,即將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簡稱為「中華台北」,引起中華民國政府的抗議。
  4. 一般派遣特使參加每年一度的「經濟領袖會議」。中國香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是亞太經合組織成員。
  5. 在野的泛藍陣營方面也推動「返聯」公投,主旨皆是以「中華民國」、「台灣」、「中華台北」或其他有彈性名稱全面重返國際組織。

參考文獻

  1. 中國一詞最早起源於西周初年青銅器銘文. 星島日報. 2009-09-22.[失效連結]
  2. Tang, Xiaoyang. Guo, Sujian; Guo, Baogang, 編. Greater China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10: 52–53. ISBN 9780739135341.
  3. Challen, Paul. Life in ancient China. New York: Crabtree Publishing. 2005: 6. ISBN 9780778720379.
  4. 邸永君. 漢語「中國文化」之詞源.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院. 2009年1月 [2011-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03) (中文(簡體)‎).
  5. 劉芃,2003,《中國考試史文獻集成》,高等敎育出版社
  6. 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2009,《歷史地理》第4輯,第42頁,上海人民出版社
  7. 石介,宋,《中國論》:「天處乎上,地處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之外也,中國內也。天地為之平內外,所以限也。夫中國者君臣所自立也,禮樂所自作也,衣冠所自出也,冠昏祭祀所自用也……曰各人其人,各俗其俗,各教其教,各禮其禮,各衣服其衣服,各居廬其居廬。四夷處四夷,中國處中國,各不相亂,如斯而已矣,則中國中國也,四夷四夷也。」
  8. 馬大正,2000,《中國邊疆經略史》,中州古籍出版社
  9.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國學術年刊》第31期第27頁:「這一「天下」由諸夏與蠻夷戎狄所組成,在方位上,是由中國居中心,蠻夷戎狄居四裔;在層次上,由中國居內服,蠻夷戎狄居外服……共享中國「天子」的皇恩浩蕩,這是歷代帝王最終極的「四海昇平」的政治理想藍圖,此即所謂:中國與夷狄,猶太陽與列星。」
  10. 中國一詞最早起源於西周初年青銅器銘文. 星島日報. 2009-09-22.[失效連結]
  11. "史記 五帝本紀第一鄭玄曰:「猾夏,侵亂中國也。」"
  12. 陳邦瞻. 交州之變. 宋史紀事本末. 太祖開寶六年五月,交州丁璉入貢。梁末,交州土豪曲承美乘中國之亂,據有十二州之地。
  13. 《白虎通義》「天子至尊,即備有天下之號,而兼萬國矣。夏者,大也,明當守持大道。殷者,中也,明當為中和之道也。聞也,見也,謂當道著見中和之為也。周者,至也,密也,道德周密,無所不至也。何以知即政立號也?《詩》云:「命此文王,於周於京。」此改號為周,易邑為京也。《春秋傳》曰:「王者受命而王,必擇天下之美號以自稱也。」
  14. 明史. 大清. 脫脫自幼俘入中國,帝拔之奴隸中,俾列宿衛,欲令嗣爵。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first1=缺少|last1= (幫助)
  15. 徐俊. 中國古代王朝和政權名號探源. 湖北武昌: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0年11月: 27. ISBN 7-5622-2277-0.
  16. 邸永君. 漢語「中國」一詞由來考. 學習時報. [2007年7月16日].
  17. 《中國文化知識精華》,湖北人民出版社,102頁
  18. 國家民委政策研究室,1982,《中國民族關係史論文集》,民族出版社,121頁
  19. 孫祚民,《中國古代史中有關祖國疆域和少數民族的問題》,《文匯報》1961年11月4日
  20. 中國史學會,1987,《中國歷史學年鑑》,人民出版社
  21. 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中國古代史》:「漢族王朝即中國,絕不是什麼天經地義的真理,它是歷史上留下來的一種傳統觀念,是漢族封建統治階級的一份遺產。」
  22. 高凱軍,2006,《通古斯族系的興起》,中華書局,63頁:「我國封建時代的史學家大都從大漢族主義的封建正統觀念出發,把漢族王朝看作是中國。」
  23. 翦伯贊,1982,《翦伯贊歷史論文選集》:「不要把漢族以外的各民族作為外國人對待,凡生存和活動於今日中國領土以內的古代各民族,不論這些民族和當時中原王朝的關係怎樣,應該承認他們都是中國人。」
  24. 中共中央編譯局《中國民族政策價值取向分析》
  25. 魏特夫《中國遼代社會史》
  26. Dunnell, Ruth W.; Elliott, Mark C.; Foret, Philippe; Millward, James A. New Qing Imperial History: The Making of Inner Asian Empire at Qing Chengde. Routledge. 2004 [10 March 2014]. ISBN 1134362226.
  27. 繆昌武《大清國籍條例》與近代「中國」觀念的重塑 新疆哲學社會科學網
  28. Faculty of Oriental Studies[失效連結]:「China is occupied by a quarter of all the people in the world. It has the longest continuous culture surviving from ancient times.」牛津大學
  29. 喬大海. 中國究竟有多少年文明史. [2010-07-30] (中文(中國大陸)‎).
  30. 光明日報. 讓中華文明五千年得到世界認同.
  31. 賈湖文化遺址內出土的一批具有文字性質的契刻符號距今八千到九千年,是目前中國乃至世界發現的文字之前的最早符號圖形資料 河南省舞陽縣賈湖文化遺址. 2006-08-28 [2007-01-16].[失效連結]
  32. 韓國河,張松林. 《中原地區文明化進程學術研討會文集》. 科學出版社. 2006-03-01. ISBN 7030169565.
  33. 王文元,崇拜龍的習俗至少有8000年,新華網甘肅頻道(簡體中文)
  34. 唐金培. 第二屆顓頊帝嚳與華夏文明研討會」會議側記.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 2008-05-15 [2009-05-15].
  35. 柳翼謀:《中國文化史
  36. 北大歷史系主任張帆:元朝開啟了「大中國」時代, 澎湃新聞, 2015-06-14:「日本學者杉山正明教授有一個提法,漢、唐的大帝國是轉瞬即逝的,元朝以前的中國歷史,包括漢、唐在內,本質上屬於「小中國」。到了元朝,加上此前遼金等北方民族政權的影響,中國才變成了「大中國」。就是說,在元朝以前「小中國」是常態,元朝之後「大中國」變成了常態。這種提法值得參考。明朝版圖比元、清小,但總體來說,從持續和有效控制的範圍而言,它並不比漢、唐差,或許還強一些。所以稱元朝以下為「大中國」時代,應該沒什麼問題。這個「大中國」時代由元朝開啟,這就是它對中國歷史的第一大影響。」
  37. 1 2 [龔招健,《防污染商機無限,中國環保股好好賺》,《Money錢雜誌》77期,2014年2月號]
  38. 任雪麗. 台灣為什麼重要?美國兩岸研究權威寫給全美國人的台灣觀察報告. 貓頭鷹出版. 2013: 150–. ISBN 978-986-262-130-1 (中文(台灣)‎).
  39. 汪子錫 (大眾傳播). 憲政體制與人權保障. 中央警察大學. 1 October 2012: 148–. ISBN 978-986-7663-95-5 (中文(台灣)‎).
  40. 陳茂雄. 一個中國兩個台灣. 前衛出版社. 2007 (中文(台灣)‎).
  41. 台灣總統馬英九表示:自由民主將是兩岸未來共同語言
  42. 王錄. 《商王朝》. 科學出版社.
  43. 劉向. 《戰國策》.
  44. 李少林; 劉正梅. 中國兵法全書. 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7年. ISBN 978-7-5402-1907-9.
  45. 停滯的帝國:清朝GDP佔世界總額1/3[失效連結]
  46. 中國歷史上占世界人口的比例
  47. 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
  48. APEC接力G20為增長開藥方 中國主導的概念被接收
  49. 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十四·雜誌一,原文:「……鄜、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縣出脂水』,即此也。生於水際,沙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甃之,用采入缶中。頗似淳漆,然之如麻,但煙甚濃,所沾幄幕皆黑。余疑其煙可用,試掃其煤以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為之……」
  50.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思想史研究室,2007,《中國近代史上的民族主義》,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51. 東鄉族學者聯合保護其瀕臨失傳文化. 中國新聞網. [2013-05-15].
  52. 《中國古代人物服式與畫法》,黃輝著,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191頁
  53. 《詩經·大雅》:「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54. 《孟子·梁惠王下》
  55. 《禮記·王制》:「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無福.」
  56. 《曲禮》「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歲遍。諸侯方祀,祭山川,祭五祀,歲遍。大夫祭五祀,歲遍。士祭其先。」
  57. Islam in China (650-present)[失效連結]
  58. [洪嘉蓮,《指尖上的中國,精眾行銷來了》,《30雜誌》2014年1月號]
  59. 《政體進化論》
  60. 翁有為,1999,《當代中國學術思想史》,河南大學出版社
  61. 《論語》「子曰:行夏之時。」
  62. 節慶起源概說
  63. 公眾假期條例
  64. 2001年1月1日(2000年9月29日發布)生效的《澳門政府第60/2000號行政命令